甘地的教育哲学改革与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二十世纪初,印度的民族主义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战期间,英国对印度实行无休止的战争征集,加剧了印度人民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全国反英骚动此起彼伏,各阶层群众反帝斗争情绪空前高涨。此外,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英国减少了对印度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实行了保护性的关税政策,殖民地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以甘地为领袖的国大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
甘地的教育哲学
为缓和印度人民的反抗,殖民当局一面玩弄宪政改革的骗局,一面又颁布旨在强化殖民统治的新法案。在人民群众斗争的压力和推动下,国大党改变了同英国当局合作实行改革的软弱态度。1919年12月,在国大党第三十四次年会上,根据甘地的倡议,首次公布了关于争取改善工农生活条件的意见。1920年12月,在国大党那格普尔年会上通过了甘地制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和关于吸收工农及手工业者参加国大党组织的决议,宣布以和平合法手段争取民族自决。1937年2月,英属印度举行大选,国大党获胜并执政,甘地主义成为该党的施政纲领。
甘地认为,殖民地印度政治上的软弱和社会经济不发达首先归咎于民族精神的涣散。因此,摆在印度人民面前的当务之急是“革心”。
必须唤醒和动员民族的精神力量消除印度的政治和社会不合理现象。为此必须彻底打破竖立在各民族、教派、种姓和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壁障,开发民智民心,恢复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甘地指出,印度传统的教育结构倾向于寄生的劳心阶级而不利于被剥削的广大群众。
殖民地时期从宗主国引入的外来教育模式使得这种贵族化的教育结构变得更加根深蒂固,教育与平民大众的生活、需求和抱负毫不相干,特别是丝毫不顾及占印度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所有这些,都人为地扩大了阶级的鸿沟,致使社会弊端百出。为从根本上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改革现行教育制度手,变贵族化的教育结构为大众化的教育结构。目的是为了消除存在于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之间令人憎恶的差别,建设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人人有文化,在社会上是一个可靠而能负责的公民,在经济上是一个摆脱了一切形式剥削的生产者。
甘地从印度的国情出发,相信善良美好的生活应当是尽量不依赖机器的,远离华而不实的城市商品的,接近土地的生活。因此,印度的教育模式必须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教育模式。在他看来,西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鼓励强者凭藉大机器的力量和优势用暴力剥夺弱者的生计。与此相反,印度的教育模式将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它摒弃那种以强凌弱的暴力行为和观念,而借助传统的手工生产活动这种非暴力形式来组织全部教育活动,在印度实现一场“静悄悄的社会革命”。
甘地认为,设计这种以手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制度,其目的在于排除那种把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学与做、劳与逸对立起来的二元论,引进一套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最终摆脱印度对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依附。它的理论基础是以非暴力对抗暴力,以合作对抗竞争,以为社会服务对抗剥削。从这一社会政治观点出发,甘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改革的设想:
(a)人必须通过他的手才能使自己的头脑受到教育;
(b)教必须更好地结合本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c)教育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满足儿童爱动好问和探索环境的心理要求;
(d)手工劳动作为一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儿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有效途径。着眼于经济观点,手工劳动的收入可以移作全部教育经费,减轻社会负担,实现教育自给。
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e)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与本地居民普遍从事的那种手工劳动相配合。必须注意方法,勿使这种配合变成教育加上手工劳动,而是要使教育溶化于手工劳动之中并通过手工劳动去进行。
甘地的教育哲学是在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科学民主新思潮和正统的印度教思想和行动方式的结合。在当时,它对于动员工农基本群众参加反帝民族运动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使独立后的印度政府认识到,印度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印度的出路在于农村的重建与改造。但是,甘地主义毕竟是属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它主张用和平改良的手段去推动印度社会的进步,用消极斗争的方式去改善工农大众包括自身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甚至徒劳地以落后的小生产去对抗资本主义大工业,它和它所反映的教育哲学其历史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基础教育运动
基础教育运动是根据甘地的教育哲学在印度发展起来的一场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民族教育运动。这场运动形成于三十年代后期,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达到高潮,六十年代趋向低落。即便如此,基础教育运动的原则对于现今印度的教育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代印度出现的教育改革的议论和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基础教育运动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调整和更新,而不是最终取而代之。
基础教育运动是在二十世纪初印度民族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酝酿起来的。1904年,殖民地总督寇松颁布分裂孟加拉省的法令,引起印度各阶层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导致殖民地民族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随着运动的深入,出现了抵制英货的斗争,工农运动也随之高涨。这场运动在教育上表现为要求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建立民族学校,由印度人自己管理教育。学校教育必须尊重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保护和发扬民族语言、传统和文化。在孟加拉省和全国其它一些地方,知识界第一次被卷入了政治风潮。
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1918-1922年,甘地号召的“不合作运动”把殖民地民族运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全国城乡得到广泛的响应;政府机关中的印度雇员纷纷放弃公职以示抗议;各界群众继续开展抵制英货和抗税斗争;学生大批离开英国人办的学校。各地在抵制英国学校的同时纷纷成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民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包括印地语在内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手工活动取代了英语和英语课程的地位。二十年代的国民教育运动为三十年代的基础教育运动作了必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三十年代中期,甘地在他主办的《贱民》杂志上连续撰文,系统阐述和宣传他的以手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思想,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37年10月,在华达召开了全印国民教育大会,讨论并制定了新的国民基础教育计划。会议确认,现行教育制度完全不适合印度国情,损害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强调必须重新为印度儿童设计一种建设性的、合乎人道的、和印度人民的天才相协调的教育制度。
新教育必须培养儿童运用双手和智力达到某种创造目的的能力,使儿童所获得的知识更具体更切实际,并把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转移到广大的世界中去,使未来的公民具有个人价值、尊严和效率,加强他们在合作的社会中自求改进和献身社会服务的愿望。
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会议认可并采纳了甘地为国大党拟定的四条教育原则:
(a)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4岁以下男女儿童的七年制免费义务教育;(b)学校教学语言必须采纳本国语;(c)教育必须以手工劳动和生产性工作为中心,其它一切活动必须和儿童的环境及其自选的基本手工劳动密切联系;(d)学校实现完全的经济自给。
大会工作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决定在全国有组织地推行基础教育的试验,普遍创设基础学校以区别于普通学校。委员会建议为基础学校开设以下课程:基础手工艺,包括纺织、木工、果蔬栽培、农业、制革和其它适合本地区条件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工作;纺织和梳毛入门知识;乡土语言;数学;社会研究,包括印度史概论、社会地理环境、公民生活训练等;普通科学;美术;印地语。
华达会议后,基础教育运动在全国开展得十分活跃。马德拉斯、比哈尔、孟买、奥里萨、中央省和联合省在地方政府资助下成立了许多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和师资训练中心。查谟一克什米尔等土邦也创设了类似的基础教育机构。迄止1944年,全国共创办了269所实验学校,其中包括8所师资和干部训练中心。
为了进一步协调各地的基础教育运动,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以适应战后的形势,在甘地的倡议下,1945年1月在萨瓦格拉姆召开全印国民教育工作者会议。会议接受甘地的倡议,决定将基础教育从初等教育扩展到终身教育的范畴。整个教育体制划分为成人教育、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和后基础教育四个阶段。
成人教育又称面向父母和面向社会的教育。其领域包括扫盲、卫生与健康、妇女地位、家庭关系、公民义务、手工劳动和正当的休闲活动。
印度基础教育运动”/>
前基础教育的对象为7岁以下的儿童。其内容包括养育、卫生习惯、说话、儿童文学、音乐和节奏、自助能力、手工和其它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社会生活训练、数学概念、科学精神和自然研究的发展等。这一阶段的教育将由学校、家庭和村社共同组织实施,加强和成人教育的联系,使儿童尽早接触成人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基础教育的对象是7-14岁的儿童。整个教育计划应围绕下列活动来进行:个人和社会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行为观念和技能技巧;未来公民生活训练,包括历史、地理、公民义务、社会学和经济学基础;能够满足个人衣食住所需的自立能力;有选择地掌握一种基本的手工技艺,包括农事、园艺、纺织、木工、房屋修建等;普通科学和数学。
后基础教育的对象是15-18岁的青少年。这个阶段教育计划的要点包括:学校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的活动来组织。可供选择的课程包括农业、医药、工程、机械、商业会计、美术、电工、师范、新闻写作、印刷、家政、冶金和其它工业知识。
按照甘地的设想,改组后的基础教育比以往更加强调办学必须联系具体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要求通过劳动实践和社会服务促进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满足印度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需求。
1945年,这项综合性的教育试验在萨瓦格拉姆基础教育中心付诸实施,来自全国各地区不同语言、民族、种姓和教派的儿童和成人男女、学生和教师、工人和农民聚集到一处,组成了一个合作自助的完全平等的地方社区性团体。
在这个团体中,教育被设计成社区生活和发展中心,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而且表现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为建立一个基于合作和平等的社会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