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远、张正阳:印度既想支持俄罗斯,又担心中国赢麻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思远、张正阳】
“我支持俄罗斯”(I stand with Russia)
“我支持普京”(I stand with Putin)
在欧美对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态度表示不满后,来自印度的网民很快将这两条tag刷上了印度榜第一名。
印度网友推特留言:“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盲目憎恨我们最大盟友的艰难时刻。让我们一起支持因行使主权行为而被谴责的俄罗斯,他反抗了西方的全球霸凌。俄罗斯曾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帮过我们。”
在不少印度网友看来,俄罗斯是印度的“最大盟友”,普京这么做是在反抗西方,作为印度人应该支持他们的老朋友,并维持与俄罗斯的外交和国防关系。
但对莫迪政府来说,支持俄罗斯,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从超脱到左支右绌
印度作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也是美俄两国多年来竞相拉拢的重要伙伴,其态度对当事双方极为关键。而印方的态度虽大体保持中立,但在冲突前后也有些许变化。
具体来看,冲突之前,印度态度较为超脱,尽力回避相关问题讨论。1月19日,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就俄乌问题致电印外秘什林拉,同印方进行立场协调。但在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乌俄问题进行决议时,印度第一次投下了弃权票。印常驻联合国安理会蒂鲁穆尔(TS Tirumurti)在乌克兰问题会议时强调,考虑到所有国家的合法安全利益,各方最好避免采取任何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确保域内外的长期和平与稳定。
在之后的QUAD外长会上,印度也成为唯一一个没有批评俄方立场的成员国,在外长会后的《联合声明》中也未出现任何涉及俄乌问题的表述。
种种言行表明印试图在这一问题上维持平衡,避免惹怒俄美。但印方表态则回避俄相关因素。彼时,美布鲁金斯印度项目主任马丹(Tanvi Madan)分析,如果莫斯科再次对乌采取军事行动,将陷印于外交被动:
一是中俄加速接近,使印周边局势面临威胁。二是美、印对俄矛盾激化,使印俄关系严重承压,印难以维持平衡。三是抗华盟友减少,美西方与俄交恶将使前者缓和对华关系,削弱印寻求国际“抗华盟友”的能力。
当俄罗斯真正对乌采取军事行动后,印度维持中立平衡的方式便显得微妙了起来。一方面,美国和乌克兰多次寻求印度支持,印度依然坚守中立。就在2月24日当天,乌克兰驻印度大使伊戈尔·波利卡“要求并恳请”印度支持。美国总统乔·拜登也表示,美印在乌克兰-俄罗斯危机上的立场一致问题“仍在磋商”。
在26日在联合国表决由美国发起谴责俄罗斯的一项决议时,印度第二次对决议投出弃权票。2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一项决议要求召开罕见特别会议讨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时,印度第三次投出弃权票。多次投出“弃权票”已充分显示出印度在美俄之间的“中立”态度。
另一方面,24日获悉普京批准进军后不久,印度总理莫迪就与普京通电话,呼吁俄方立即停止暴力,强调只有通过诚实和真诚的对话,才能解决俄罗斯与北约集团之间的分歧。与此同时,印度也开始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据印媒报道,3月2日,印度外秘施林拉在关于自乌克兰撤侨的“恒河行动”发布会上表示,印度已经通过波兰,向乌克兰提供两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以帮助其应对俄罗斯入侵造成的边境人道主义困难。据称,两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包括药品、毯子、帐篷、防水油布、护目镜、储水箱、睡垫和手术手套。乌克兰特使伊戈尔·波利卡感谢印度向他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由此,印度自冲突之前的超脱态度转变为被动卷入冲突后的“左支右绌”。
“中立”背后的战略考量
印度在联合国中表现出的中立态度,已招致美国和乌克兰对其不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敦促印度在联合国安理会给予政治支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记者会上颇为含蓄地再次强调拜登政府“要求”各国建设性发挥对俄影响力。尽管在投票前被美国和乌克兰反复游说,多次劝导,投票后可能遭到美乌的“吐槽”。甚至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是否依据《美国敌对国家制裁法案》(CAATSA)对印度施加制裁,原因是印度此前从俄罗斯购买了S-400导弹防空系统。但印度依然立场坚定,恪守“中立”的同时对乌施以援手,其背后有三重考量。
其一,是印度平衡外交的现实考量。
印度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对于印度在亚太地区平衡中国固然重要,但印度同时与俄罗斯有着传统的战略关系。印度60%的国防装备仍然来自俄罗斯,还与俄罗斯有许多高科技合作领域,包括核能、太空以及联合生产某些武器系统,如布拉莫斯导弹。因此,印度一直寻求将与两国的关系保持在良好的道路上,而不必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即使乌克兰的事态发展使印度继续在两者之间导航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在中印关系长期敌对的情况下,俄乌冲突很可能使美国在欧洲陷入困境。这将迫使美国将重点从印太地区转移到欧洲,对印度的安全利益产生长期不利影响。因此,印度可以在危机上采取更微妙的立场,即在强调和支持俄罗斯安全关切的同时,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二,是印度对自身体量的相对自信。
部分印度精英认为,印度自身庞大的人口体量、广阔的市场前景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西方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印度。全球企业希望在印度销售产品和服务,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也希望开拓印度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对于将中国视作长期性、战略性的伙伴来说,印度同样是一个难以替代的战略合作伙伴。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希望华盛顿的精英们了解德里的盘算和它面临的权衡,在大国博弈日益加剧、国际环境逐步动荡的当下,如果美国需要加大在欧洲的战略投入,那在印太方向就更需要印度的配合,得到一个印度的收益远大于失去一个印度的损失。因此,莫迪政府相信对俄罗斯持观望态度不会付出真正的代价。
其三,是印度眼下迫切的撤侨需求。不知从何时起,撤侨成为了莫迪政府外交工作十分重要的“样板工程”。从也门撤侨到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致敬婆罗多”(Vande Bharat)行动,莫迪政府愈加重视向印度人民表现出对海外侨民的“照顾”,同时彰显在自己治理下印度政府和军队所能拥有的行动力和责任心。时值印度重要的北方邦选战,莫迪政府不容有失。任何一个足以体现政绩的机会都不容错过,各反对党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过失以削弱印人党。
印度在乌克兰拥有20000名侨民,其中超过18000名为在乌留学生。冲突爆发后,莫迪总理在同普京总统的通话中要求保证在乌留学生的安全,连续三天召开特别会议部署营救事宜,并向前方派出四位部长级高官主抓相关工作。3月1日,印度外交部证实一印度公民在军事冲突中不幸遇害,莫迪立即召开高层会议并慰问家属。在此情形下,印度反对党国大党仍然炮轰莫迪政府,称其未能及时撤离在乌克兰滞留的印度留学生。因此,保持“中立”态度,并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是最有利于印度开展撤桥行动的选择。
中立之后的思考:中国赢麻了?
不论出于何种考虑,印度官方在此次冲突中依然希望扮演“中立”的角色。但与此同时,印度战略界也敏锐地感觉到,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印度的专家们也开始对俄乌冲突之后的国际前景进行思考。有趣的是,无论怎么想,这些印度专家们的底层逻辑都未曾改变,即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从这一点出发,不少印度专家们再次担心,中国可能可能成为本轮冲突后的最大赢家,而印度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处境。在部分印度专家看来,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与欧美之间的紧张局势。这种紧张局势在短期内无法缓解,并迫使俄罗斯转向中国,以寻求抵御西方的经济制裁。毫无疑问,新市场也有助于中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在中国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持续的贸易战中尤为重要。两相结合之下,俄罗斯可能在相关问题上倾向于中国的立场,进而压缩印度的回旋空间,而在中俄边界问题尚未解决的背景下,俄罗斯在中印之间的选择不免令人担忧。
而从美欧的角度出发,情况就会有些许不同。在部分印度专家看来,对欧盟国家来说,与俄罗斯长期的紧张局势不利于欧洲的长治久安,而同时与中俄决裂更加违背欧盟国家利益选择。因此,与俄罗斯的决裂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中国与欧洲拉近关系的窗口期。至于美国,显而易见的是,俄乌冲突牵扯了美国的精力,使其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东欧地区,也减少了其在印太地区的投入,甚至连QUAD这种“遏华专利”也被当做批评俄罗斯的平台,这不仅遂了中国的意,更将印度暴露在十分危险的处境。
由此可见,尽管对未来印度的外交选择众说纷纭,但是印度一旦将自身陷入到对抗中国的逻辑轨道里,俄乌冲突带给印度的不安全感就会明显增加。而从这种不安增加出发,美俄似乎又都是印度联合制华的有力抓手,失去任何一个都是印度的巨大损失。
这种两者都要的心态或许是印度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真正的底层逻辑,但问题是,美俄矛盾已然如此激化,两者都要的骑墙心态是让印度“二者通吃”,还是在一次次局促的“平衡”游戏中“两者皆失”,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