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企展开大规模调查后,印度又宣布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为期5年
近日,印度税务部门以“涉嫌逃税”为理由,在印度各大主要城市对中国在印经营的移动设备厂商,进行了大规模的突击搜查,而印方的搜查对象依然是小米、OPPO等厂商。依照综合多家印媒披露的消息来看,此次搜查行动的依据来源于“情报输入”,不仅仅是这些中国厂商成为了调查对象,就连为中企服务的合约制造商也没能幸免,而这也已经不是印度首次以税务为理由对中企展开有针对性调查,这项行动已经在印度开展了3个月的时间,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拿出任何确凿证据指控那些被调查的中企存在逃税行为。
但是没能在税务问题上找到中企的把柄,并没有妨碍印度政府从其它领域入手,12月26号,印度宣布对5种中国产品开征反倾销税,为期5年的时间。
依照印度披露的信息,此次被列入反倾销名单的商品有连二亚硫酸钠、硅树脂密封胶、铝压延产品、HFC制冷剂产品氢氟碳化物R-32以及HFC制冷剂产品。事实上,印度还曾在本月17号宣布,对原产自中国的拖车车轴发布了反规避案征税令,以“保护国内制造商免收廉价进口商品”的影响,同时印度还对伊朗、阿曼、沙特以及阿联酋进口的煅烧石膏粉开征为期5年的关税。
表面上,印度媒体将炒作重点都放在了中国,并且点名道姓是为了对抗来自中国的产品倾销,可是从数据来看,印度的问题并不是在于对抗“来自中国的倾销”,而是印度正在利用反倾销法对抗从世界各国进口的商品,依照权威数据统计,印度至今已经发起了972项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的调查有232次,如果单纯就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频率来计算,印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即便印度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占比最高,还可以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来解释,毕竟印度的对华贸易长期存在着大量逆差,但是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如此之多,已经说明印度的经济只能依靠保护主义才能生存。
因此中国产品被扣上“倾销”这顶帽子,其根源是印度工业直到今天也没有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生存下来。特别是印度开始嵌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之后,国内市场必定会进一步开放,如果继续滥用反倾销调查而不是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不仅会影响到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对于整个亚太地区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两个领域又同时是印度提升国际地位和经济政治影响力的基本盘。
印度或许可以依靠反倾销法继续来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部冲击,但是这种保护不可能是无限期的,尤其是在核心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被精心保护起来的印度企业将会变得越发脆弱,直到某一时间点轰然倒塌。
而对于被调查的对象中国来说,印度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宣泄,最终也会毫无效果,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印度根本离不开中国,而印度市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可有可无,这一点,莫迪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