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官在其国内地位有多高?
印度军官服役制度脱胎于英联邦时期的英属印度军队,无论是晋升选拔标准,还是福利待遇制度,均受到英军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二战期间,英国以不到本土士兵1/10的津贴标准,从印度招募了250万名士兵,组成印度志愿军部队,在英国皇家统帅部的统一指挥下,征战北非、东南亚及欧洲战场。战争结束后,印度志愿军以付出14万人的伤亡代价,从英国人那里领取了17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作为奖赏。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英国人在治军方法上“遗传”给印军的传统制度,这些传统制度成为印度于1947年独立以后组建军队的基本遵循。
所以说,要问印度军官的地位有多高?先了解一下英军二战以前的军官待遇,就能识其大概。英国军队发端于都铎王朝时期的贵族卫队,各级军官都或多或少地继承着贵族血统,甚至其海、空军的团以上部队均由王室成员执掌帅印,因而在部队番号的前面,都被冠以“皇家”名号。
毫不夸张地说,英国的军官队伍,是由一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组成的。因为首先,在英国,要想成为一名军官,就必须在青年时代经常参加马球、击剑、猎狐、射击等绅士运动,否则就不能融入绅士阶层,进而无缘获得军官委任。而这些绅士运动项目,无一不是平民阶层难以负担的;其次,英国军官在入职以前,要自费购买作战所需的马匹、盔甲、枪支、佩剑等各色行头,这笔费用也是平民阶层无论如何都负担不起的。
随着“蒙巴顿方案”的出台,英国殖民者撤出南亚次大陆,重获独立建军历史机遇的印度人,却无法摆脱大英殖民者在军队体制方面为其打下的深刻烙印。既然英军在1960年以前实行的是雇佣兵役制,印军刚组建时也推行了一段时期的雇佣兵制,后又紧随英军的改革步伐,加之受到英联邦体制内的军事文化熏陶,印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进度,全面推行义务兵役制。
尽管国防动员体制和征兵方式发生了变革,印军的军官服役制度却根深蒂固地继承了英军传统,这既有殖民文化传承方面的原因,也有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原因。简言之,印军和英军一样,晋升军官之门仅向贵族敞开,贵族身份就是成为军官的先天“通行证”;否则的话,纵使你有天大的战功,也无法实现由兵到官的转变。
与英军有所区别的是,印军看的不是血统,而是种姓。也就是说,在印度,有贵族血统未必就是贵族,享有贵族的种姓,才是真正的贵族,有了贵族的种姓,也就有了加入军官行列的“敲门砖”。印度的种姓制度,按照由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普陀罗”的地位等级排序,前两个种姓是印度军官的主要来源,在印度军队中,几乎所有的重要岗位军官,必出身于婆罗门和刹帝利。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种姓的人口数量,约占印度总人口比例的15%,属于这个国家当之无愧的精英阶层。可见,印度军队中的重要岗位军官皆出自精英阶层,在其国内地位之高,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年薪是普通职员的4~6倍,出门有随从,在家有仆人,到部队有勤务兵,“官老爷”派头十足。即便如此,印度高种姓的参军意愿并不高,印军的军官岗位编制数量为7.5万,缺编比例竟然高达14%。
究其原因,婆罗门的后代大多热衷于从事电脑IT、通信网络、金融证券等高附加值产业,他们宁肯坐在孟买的高档写字楼里熬夜加班,也不愿率队前往北部边境山区巡逻戍边。
虽然印度15%的高种姓阶层独享军队里面的军官岗位,这并不意味着低种姓阶层永远当不上军官,毕竟吠舍和普陀罗是印度人口比例中的“大头”,约占印度总人口数的70%。从实际情况看,吠舍和普陀罗构成了印军士兵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军官无缘,但也有极少数表现突出、立有战功的吠舍或普陀罗,有幸被擢升为军官。
作为吠舍和普陀罗出身的士兵,即使被擢升为军官,也最多只能当一名“低级委任军官”。说白了,就相当于美军的士官长、日军的军曹这一类负责基层带兵的低级军官。但这已是印度低种姓群体穷其一生所能追求到的最佳归宿了,因为在印度,还有3亿多人口的“贱民”及“不可接触者”,他们可是连当兵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