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服务器

提问:印度媒体为什么老编瞎话?

  原标题:提问:印度媒体为什么老编瞎话?

  原因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任由涉华假新闻泛滥,其危害的绝不仅仅是中印关系。

  “你们不能相信印度媒体,因为他们会夸张、添枝加叶,吸引眼球比尊重事实对他们而言更重要。”这是某任印度驻华大使多年前对《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说的。当时,《环球时报》转引了印媒对本国领导人涉华讲话的报道后,引发印度驻华使馆的不满。后来双方发现,是印媒在报道中改变了相关讲话的语气。

提问:<a href=印度媒体为什么老编瞎话?”/>正在读报的印度人。图片来源:上游新闻

  “不靠谱”,这是印度媒体经常给外界留下的印象。近日,印度部分媒体大肆炒作所谓解放军士兵在藏南地区实际控制线附近“越线被扣”,中方随即予以辟谣。去年6月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后,印媒曾多次报道不实的中国军人伤亡信息。疫情期间,有印媒宣扬新冠病毒是“中国生物武器泄漏”。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何会这样?是印度媒体为了营利“不择手段”,还是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过关,抑或是,印媒只是其幕后推手的“传声筒”?原因很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任由涉华假新闻泛滥,其危害的绝不仅仅是中印关系。

  话题集中:边境问题、中巴经济走廊、债务陷阱……

  中国和印度在边境实控线附近的对峙已持续17个月。其间,为了渲染紧张氛围、刺激民粹情绪,印媒持续制造有关边境话题的虚假消息。

  最近的一次例子就是10月10日中印举行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前夕,一些印媒声称解放军士兵在藏南地区实际控制线附近“越线被扣”。中方对此进行辟谣,并披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解放军官方微博账号“钧正平”发文称,印媒似乎对编造、炒作中印边境问题特别偏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害人害己,“望印媒今后一定要注重节操”。

  令外界印象深刻的还有去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截获的情报显示,解放军有43人伤亡。那段时间,也有印媒称中方的伤亡人数是10人。后来中国官方发布消息,4名中国军人英勇牺牲。

  印度媒体针对中国进行不实报道不仅限于边境话题。9月20日,印度CNN-News18新闻网刊发“独家报道”称,一个“中国代表团”前往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进行“侦察”。“纯属捏造”,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如是回应这一消息。为了渲染中国正介入阿富汗事务、填补所谓“权力空白”,这也不是印媒近期第一次报道此类关于中国和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新闻”。9月初,多家印媒声称,“塔利班或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移交中国”。对此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很快予以澄清。

  中印两国关系近年来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中国成为印媒不实报道的主要目标之一。据《环球时报》前驻印度记者林培(化名)观察,印媒涉华新闻的话题比较集中且负面,除了已经提到的边境问题,还包括在印中企和人员违法违规情况、间谍与非法越境等“敌对”行为、涉藏问题等。另外,印媒也较关注中国的经济动向及其对本国的影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近日撰文分析称,在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等问题上,印度不断制造中国的基建项目不透明、造成环境和生态危机等谣言。所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债务陷阱”、给南亚以及印度洋国家造成“债务危机”等谣言最早都发源于印度,由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布拉马·切拉尼编造。

  刘宗义还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间,印媒大肆宣扬新冠病毒是“中国生物武器泄漏”。印度国际法学家委员会联同全印度律师协会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请愿书,攻击新冠病毒由武汉病毒所开发,要求中国政府支付20亿美元的赔偿。在所谓的“生物武器泄漏”和“中国赔偿论”这两个问题上,印度学者、媒体和法律团体几乎是最早的提出者。

  除了中国,与印度关系一向不佳的巴基斯坦也经常成为印媒的“造假对象”。前段时间,印度右翼新闻频道共和国电视台引述所谓英国阿富汗电视频道Hasti TV的独家视频报道称,巴基斯坦空军“袭击了”潘杰希尔山谷。然而事实核查网站Boom发现,这段视频其实是军事模拟游戏《武装行动3》里的画面。

提问:<a href=印度媒体为什么老编瞎话?”/>在巴媒上,印媒关于“巴基斯坦警察与军队爆发内战”的报道截图被打上“假”字

  另一则经印度媒体以讹传讹后被广泛关注的消息是去年10月的“巴基斯坦警察与军队爆发内战”。当时,《今日印度》、ZeeNews、CNN-News18等媒体对此都进行了报道,并称大批卡拉奇警察死亡。后来英国广播公司调查发现,相关新闻引用的图片和视频都是假的,报道中提到的骚乱地点也根本不存在。

  多重原因:赚流量、业务能力不足、帮人“传话”

  “制造虚假新闻内容这一不良习惯已深入印度媒体骨髓,它们甚至不在乎新闻业的基本道德。”“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网站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阿萨迪表示,大量印媒就受众感兴趣的话题投放了虚假信息,它们的一些读者没有理性判断能力,有人甚至根本不识字。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胡志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大多数媒体都是私营的,为了生存和营利,它们的新闻需要“吸睛”。

  当然,“赚流量”只是印媒“盛产”假新闻的一个原因。印度媒体研究机构CMS成员普拉巴卡尔·库马尔曾分析说,印度一些媒体之所以更容易散播假新闻,是因为它们对新闻不进行核实,电视台和报纸在收集资料和进行报道时没有标准流程。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是,今年3月,某推特账号被设计成巴基斯坦卫生部官方账号,定期发布巴基斯坦新冠肺炎疫情的虚假信息,而这些内容不断成为印媒的报道来源。

  林培与多家印媒记者都有过接触和交流。据他观察,大部分印度记者的业务能力不足,欠缺对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和深入调查的能力。

  那么印媒虚假信息的来源是哪里?印度政府、政党、议员、大财团、智库和学者均是印媒假新闻链条上的一环,他们出于种种目的向记者传递捕风捉影的信息,而印媒通常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印媒还经常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

  据林培了解,一些印媒记者属于“奉旨带节奏”,帮助政府发出一些不便于以官方身份说出口的话。例如在目前持续的中印对峙过程中,能够明显看到印度官方与媒体相互配合以扩大舆论攻势。胡志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常在跟中国出现摩擦的时期,印度政府倾向于“暗中操作”,将一些“料”透露给媒体。相关消息一经报道出来,印度政府就可以在与中国谈判时将其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占据主动权。

  据《环球时报》前驻印记者苑基荣了解,目前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在“反华宣传”方面有一整套机制,通过出版书籍以及媒体、智库、学者发声等各种途径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抹黑。胡志勇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印人党执政期间,尤其是总理莫迪的第二个任期中,中国成为其转移内部矛盾的靶子。新冠疫情令印度经济严重下滑,印度政府遭到抗疫不力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炒作中印边境问题能够煽动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转移民众对印度政府的不满。

  而根据欧洲独立智库“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去年发布的名为《印度纪事》的调查报告,印度政府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针对巴基斯坦、中国等跟其存在冲突的国家开展持久、系统的信息战。根据这份报告,印度信息战对华攻击内容包括:在国际场合打造对华不利的舆论场;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活动,持续攻击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新冠疫情期间邀请欧洲议会议员撰写对华不利的文章。

  一些印媒假新闻的背后也有利益集团的影子。《印度纪事》称,总部位于新德里的斯里瓦斯塔瓦集团炮制了750家假媒体,其中包括一个名为“欧盟叙事”的网站。美国“政治”网站欧洲版报道说,“欧盟叙事”专栏文章的作者署名经常都是假的,尽管该网站自称发布“来自欧盟的消息”,但其主要目标群体并非是欧洲人——该网站的反巴基斯坦、反华内容经常被ANI等印媒转载,而它们的主要受众自然是印度人。

  负面影响:中印关系受损,自身信誉难保

  不少研究指出,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是该国假新闻泛滥的主要原因。英国广播公司此前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印度的一些民众而言,“事实并没有支持民族身份的情感愿望那么重要”。

  苑基荣在新德里常驻时发现,印度记者笔下的中国是一个他们自己想象的、同时符合大部分印度读者想象的中国。一方面,很多印度记者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国内政治氛围、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政府、利益集团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其撰写的新闻报道会有大量歪曲的内容,可信度低。

  苑基荣曾与一名印度电视台记者有过较多交流。这名印度记者第一次来中国是2016年杭州举行G20峰会期间。他告诉苑基荣,自己没想到杭州这么漂亮、干净,中国的高铁如此先进。后来,他又多次到中国采访,亲眼看到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后,他能对中国作出更理性的评价。但他告诉苑基荣,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印媒对华报道现状,因为他的报道需要经过审核。

  胡志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少印度民众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有出国经历,所以他们了解中国的途径只有媒体和社交网络,难以求证信息的真伪,这导致他们会越来越相信印媒口中那个“负面”的中国,“可以说,一些印度人眼中的中国发展水平是上世纪70年代的状况”。

  胡志勇说,印媒的涉华虚假新闻误导了大量印度民众,受误导的民众逐渐形成了阅读涉华负面报道的需求,这又驱使印媒去迎合他们,制造符合其口味的内容,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受印媒影响的该国民众长期用敌意的目光看待中国,这对中印关系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受到负面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印关系。印度媒体故意操纵新闻和传播虚假内容的行为,已经损害了他们在国际上的信誉。”巴基斯坦记者阿萨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曾短暂担任信息和广播部部长的印度议员雅瓦德卡尔此前称,“新闻自由是绝对必要的,这是莫迪政府的承诺。但每个人都得承认,它必须是一种负责任的自由”。不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教授巴纳吉认为,绝大多数印媒报道中“没有留下真相或者负责任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