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服务器

印度明确碳中和!雄心勃勃的口号还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新华财经孟买11月8日电(记者张亚东)印度总理莫迪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上宣布,将于207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消息,相比印度政府此前在碳中和方面的相关表态,可谓态度大逆转。印度政府为何突然明确碳中和目标?印度能否在2070年实现碳中和?印度此前新能源目标完成情况咋样?一句话,印度计划2070年实现碳中和,是雄心勃勃的口号,还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这需要进行细致的辨析。

<a href=印度明确碳中和!雄心勃勃的口号还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印度在碳中和问题上的态度大逆转

  印度总理莫迪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上明确宣布,印度承诺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这是印度首次就这一问题明确时间。

  同时,印度对与碳减排等气候变化相关的能源问题进一步细化了时间表,以作为2070年净零排放的重要支持。莫迪宣布,到2030年,印度将把经济当中的碳强度进一步降低45%。此前印度计划2030年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33-35%。印度计划在2030年实现50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此前这一计划是450吉瓦。同时,2015年,印度曾提出,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燃料来源的电力占全部电力构成的40%。莫迪在COP26上进一步将这一目标提至更为大胆的50%。

  对于外界来说,印度政府的首次明确碳中和时间和系列减排安排,是一个巨大的态度大逆转。

  在COP26召开之前,印度气候专家创建了一个专门网站,该网站列出了发达国家的历史二氧化碳排放量。该网站强调的关键事实是,发达国家必须承诺比发展中国家更严格的减排目标,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

  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说得更为直白。布彭德·亚达夫指出,欧洲和北美国家应该支付气候危机账单的大部分,对于印度来说,控制碳排放应是超过设定实现碳中和目标日期的优先事项。

  在更早前的今年7月份召开的G20能源和环境部长峰会上,印度拒绝就逐步淘汰煤电、2030年前实现升温不超过1.5摄氏度等内容上签字。

  此间媒体分析指出,印度政府在碳中和等问题上的态度大逆转,主要出于外交和资金等方面的考虑。

  新德里电视台的相关报道指出,出于外交考虑是印度提出碳净零排放时间表的原因之一。“印度在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最大排放国中脱颖而出,在会议上受到密切关注。”

  印度媒体The print等指出,提出碳净零排放时间表可以缓解印度的压力。印度目前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三大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但中国和美国均已经在多年前就提出了净零排放的时间表,而印度一直对此持抵触态度。但由于已经有130个多个国家提出了净零排放的时间表,印度在这方面受到一定的压力。

  同时,印度总理莫迪在COP26会议上再次强调,发达国家需要在经济和技术上对发展中国家加以支持,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这一目标。路透的消息指出,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为世界银行向印度提供的10亿美元贷款提供主权担保,该贷款将用于发展绿色基础设施。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指出,印度要求富裕国家支付1万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目标。

  对印度减排目标截然对立的看法

  对于印度政府提出的碳中和时间表和系列新能源发展计划,印度国内外机构分化为两个态度差异明显的阵营:印度国内机构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也是符合实际的;而包括BBC等在内的国际媒体则对印度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提出质疑。

  代表印度工业界的印度工业联合会(CII)对印度总理莫迪在(COP26)上的相关表态表示欢迎,称其是大胆而雄心勃勃的计划。CII主席TV Narendran指出,CII欢迎莫迪在COP26上宣布的大胆而雄心勃勃的减排,其中包括激进的短期目标和切实可行的长期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印度总理的表态将COP26会议议程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Assocham)Uday Shankar表示,莫迪总理在COP26会议上做出的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是务实的。“为实现净零排放,印度工业需要在深度脱碳技术方面进行巨额投资、技术转让和创新。印度实现净零排放也需要确保公正过渡。”Uday Shankar说。

  Uday Shankar所说的公正过渡,印度工商联合会(Assocham) 秘书长迪帕克·苏德(Deepak Sood)将其解释为获得发达国家的气候融资。全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支持,从2030年开始富裕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支持,这些资金一方面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保护这些国家免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迪帕克·苏德(Deepak Sood)表示,发达国家应该言行一致,确保气候融资问题得到公平解决。“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和技术转让才能使地球变得更加绿色。发达国家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应该兑现,甚至提高。”苏德说。

  印度非营利性政策研究机构能源、环境和水研究委员会(CEEW)的经济学家Vaibhav Chaturvedi指出,印度207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是可行的,但不会轻而易举实现,印度需要为此进行充分的计划。

  但在印度之外,一些机构对印度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表示怀疑。据BBC报道,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AT)的辛蒂·巴克斯特(Cindy Baxter)指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国际支持来让它们的经济脱碳,并完成《巴黎气候协议》当中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印度没有计划脱碳,也没有一个有条件的目标来确定它在哪些领域需要支援,或者甚至它需要多少支援。”巴克斯特说。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气候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Joeri Rogelj指出,如果印度实现2070年的目标,将有助于世界朝着升温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迈进。但是,“鉴于印度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仍然需要使大部分人口摆脱贫困的需要,这对印度来说将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

  印度实现碳中和的条件

  印度的一些专业研究机构指出,印度207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满足下述条件:

  印度非营利性政策研究机构能源、环境和水研究委员会(CEEW)指出,印度如要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印度需要在增加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煤电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印度能源、环境和水研究委员会(CEEW)指出,印度需要到2050年,太阳能发电容量必须增加到1689吉瓦,风力发电容量必须增加到557吉瓦;到2070年,印度太阳能发电必须达到5630吉瓦,风能发电增加到1792吉瓦。

  在减少煤炭使用方面,印度能源、环境和水研究委员会(CEEW)指出,为实现2070年碳中和,印度的煤碳发电量必须在2040年达到峰值,并在2040—2060年间减少99%的使用量。印度的原油使用需要在2050年达到顶峰,并在此后的20年内大幅下降90%。

  在电动汽车方面,印度能源、环境和水研究委员会(CEEW)指出,到2070年,印度电动汽车在汽车销售中的份额必须达到84%,电动货运卡车在货车中的份额必须达到79%。

  除了在技术方面的挑战外,印度实现碳中和还需要解决与现阶段煤炭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民生问题。据悉,目前印度从事与煤炭产业相关的就业工业达400万人。

  对照现阶段的印度能源状况,印度最新的碳减排目标及相关新能源发展计划,显得相当激进。

  印度现在提出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是500吉瓦,在此之前印度设定的目标是2030年完成450吉瓦的目标,2022年实现175吉瓦的目标。但从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印度要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截至2020年4月30日,印度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容量为88吉瓦:风能38GW,太阳能35GW,生物能10吉瓦,小型水力发电5GW。到今年年底,基本不可能实现175吉瓦的阶段性目标。

  印度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燃料提供的电力占全部电力的50%。而根据印度煤炭部等部门的数据,目前煤炭在全部印度电力来源结构中占比超过70%,非化石燃料占全部电力来源的份额仅为25%左右。

  印度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及相关配套措施,目前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印度仍将以煤电为主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尽管印度加大了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但考虑到印度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至少在2040年以前,印度能源结构仍将以煤炭为主。

  从人口和城市化方面来看,印度目前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印度2019年城市化率仅为35%,超过一半的人口还在农村。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印度农业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7.3%,制造业为15%左右,服务业占比超过55%。但印度政府已经提出制造业促进计划,希望在2024—25财年将制造业在国内经济的比重提高至25%。

  在提高城市化率、加强制造业的背景下,未来印度的能源需求总量将快速提高。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2月份表示,到2040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增至8.6万亿美元,能源消耗预计将接近翻番。未来20年印度将以25%的比例占据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最大份额,到2030年印度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

  由于新能源发展缓慢,而印度未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十分迅速,因此,相关机构指出,印度的能源增长不可能依靠新能源,还将主要依靠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国际能源署(IEA)指出,煤炭等化石能源在印度仍有极大的增长潜力。据世界煤炭协会预计,到2040年,煤炭仍将是印度最大的发电来源。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印度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印度服务器网联系。